| 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充电这点事文章较长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收藏。 
	 充电器: 每次出门,大大小小的设备都会带不少。 不论是移动电源还是手机相机平板等,都是需要每天补电的。 
	 如果每台设备都要带一个原装的适配器,估计会把人逼疯的。 所以,我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,合理搭配一个多口的墙充。 
	 选墙充的时候,注意一下总功率和单口最大输出。 毕竟出门带的充电头,插口同时使用的几率会很大。 
	 也就是说,双口同时可以2.4A最大功率输出。 ▼ 支持Power IQ,可以匹配设备支持的电流 
	 ▼ 折角设计,携带比较方便 
	 ▼ 四口的 
	 ▼ 总输出5V/8A,单口最大2.4A 
	 ▼ 一样的折角设计 
	 ▼ 体积方面并没有比2口大很多 
	 
 
	 ▼ 实际使用中,插脚靠上,2+3的插座部分还是互不影响的 
	 
 
	 ▼ 并排可以插三个到小米插线板上 
	 小米这个插线板挺好用的,3个USB口最大输出5V/3.1A,单个USB输出额定2.1A。 放在床头或者出门插个笔记本什么的也挺好。不过还是建议买白色版,黑色太不耐划了。 
	 
 
	 此外小米系也有两个不错的选择: 小米4口充电器 同样是方便携带的折角设计,总功率5V/7A,单口最大2.4A。 青米还有一款3口充电器 
	 总功率15W,单口最大输出5V/2.1A,售价在39元,对于轻量级用户也是不错的选择。 
	 功率测试: iPad 9.7 ▼ 2口和4口均能达到5V/2A 10W 
	 
 
	 ▼ 与原装适配器一致 
	 ▼ iPhone7&7 Plus 
	 
 
	 均近10W 5V/2A,今年的iPhone7代,尤其是4.7版本,终于提升了充电功率。 同Plus一样也可以达到10W充电了,虽然只是相当于安卓的QC1.0标准。 
	 强烈建议iPhone7用户单独买一个带苹果识别的适配器,紫米和Anker的单口多口都可以。 不太推荐买苹果的原装10W/12W,单口这价格也是没谁了。 跑远了,我们继续说功率。 ▼ 满载情况下,充电功率基本不受影响 
	 
 
	 小结及建议: 多口充电器,不论是出门还是居家,都有着不错的便利性 买多口也要比单口×N个要便宜实惠 自己短途出门就会选择带2口的,日常路远的话我就会带4口的 十一全家旅游我甚至带着6口桌充 
	 如果你是iPhone7代及6、6s Plus用户,我比较推荐买上面提到带苹果识别的紫米和Anker。 如果是4.7的iPhone6及前代用户,纠结价格的话就选一个1A+2.4A的就可以了。 或者Anker这个便宜一些的老款也可以, 同样是最大4.8A。 但是品胜这种需要辨别再插入的不太推荐,比较费事。 
	 
 
	 移动电源: 电池技术一直卡在瓶颈无法突破,移动电源就成了出门在外的救命稻草 作为一个有(大)追(事)求(B)的人,我希望在不同场景都有趁手的移动电源 
	 
 
	 先从小容量便携的说起吧 口红移动电源,大妈也经常推 
	 ▼ 3350毫安时,因为体积的原因,只有5V/1A输出 
	 ▼ 顶部的绿色指示灯不太好看 
	 ▼ 重量只有83g,还是非常轻便的 
	 功率测试: 其实没啥好测的,就是1A输出 不过一粒电芯能做到1A的输入输出已经算不错了 毕竟功率容量和便携性是鱼和熊掌的问题 
	 小结: 体积很小,携带方便。 输出和输入都是1A,对于需求不高的女性用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
	 SimPiz 6000毫安超薄移动电源 感谢大妈公众号又给我长了草 如果你觉得3000毫安不够同时对输出功率有要求的话,Simpiz这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
	 原装ATL电芯,6000毫安,2.1A的输出 仅重4盎司,换算一下也就是113克,2两多 
	 最重要的是还很薄 
	 可以充满iPhonePlus2次左右,转化率在同容量里比较高 已撸,移动电源美亚不能直邮,转运比较慢,到手再来晒单 
	 
 
	 一万毫安的移动电源基本中和了便携性和容量需求 不会太沉,容量又不会太小 由于即拿即用,一万毫安正常充电会比较慢 建议购入支持QC的,即使你的手机不支持快充,比如iPhone 但也能大大缩短电源本身的充电时间 
	 ▼ 撸主本来用的是双向QC2.0的电源 
	 
 
	 最近想加一个Type-C口带QC3.0的,无奈选择不多 挑来挑去选了薯片厂的这款 乐视QC3.0双向快充电源 外观方面简直和小米的一毛一样 
	 
 
	 ▼ 基本布局也和小米一致 C口输入,单口输出 
	 ▼ 容量为13400,输入输出都是5V/3A,9V/2.2A,12V/2A 纸上数据还是挺美好的 
	 ▼ 虽然没有任何QC的标识,但官方明确表示支持QC3.0同时向下兼容QC2.0 
	 功率测试: ▼ QC2.0充电器接入,无论怎么跑都是不到5V/1A,接近4W的数据 
	 
	 ▼ 给S7 edge充电,机器只显示普通充电 
	 并不像其他QC电源接入时显示的快速充电 
	 ▼ 功率为6.5W,5V/1.3A 
	 ▼ 接入QC3.0的充电头和车充,半个小时基本都是5V/1.2A左右 
	 找了客服,对话如下 K:您好,这个充电宝支持3.0也支持2.0的 那为什么我的设备识别不了呢,功率也不对,附图您看一下 K:数据线支持快充吗? 用的是自带原装线 K:那这边我也不清楚了呢 我能和技术部门通话吗? K:“稍等 10分钟后 亲,我们是支持QC3.0和2.0的呢,核实过了” 但是功率达不到,是怎么回事呢? K:那我就不清楚了,请问还有其他问题吗? 。。。。。。 。。。。。。 。。。。。。 。。。。。。 
	 
	 大写的蒙圈 
	 又买了一个乐视的QC充电器,等到手再来测试,先写出来给大家提个醒。 如果真是只支持自家QC充电器的话,那我真是。。。 
	 魅族电源快充版,双层注塑,颜值和做工都不错。 但缺点是只支持MTK的PE快充,非魅族或PE用户的话需要额外购买充电器。 小米移动电源2也可以关注一下。 如果达到标称,同价位基本默秒全。 
	 多口大容量: 当然,上面几个移动电源,出门大负荷工作是不能胜任的 所以我还买了这种大容量的多口电源 
	 ▼ 看起来还挺像本书的 
	 
 
	 ▼ 上面标着Edge,2W毫安时,输出5V/3A,单口最大3A,输入为5V/2A 
	 ▼ 双口输出,右侧为开关 
	 ▼ 4格电量显示 
	 ▼ 侧面的弧线过度 
	 ▼ 背面 
	 ▼ 另外随机配备了一个仿麂皮套 
	 ▼ 质感和外观都还不错,双侧面开口 
	 ▼ 充电时候不用裸奔了 
	 ▼ 重593g,不到1.2斤,还是比较重的。 
	 功率测试: iPad 9.7,5V/1.8A,近10W 
	 ▼ iphone7&7 Plus,5V/1.6-1.7A 
	 
 
	 因为频繁做测试,三部设备电量都充到了90%左右,低电量下跑进10W应该是没问题的。 小结: 买这个移动电源,不只因为大容量;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做工和外观; 2W毫安双口输出,算是出行比较有保障的电量存储。 
	 缺点,平面面积略大,便携性稍差; 只有5V/2A,没有QC的输入,充满要接近10个小时。 
	 大容量的便携性一直是个问题,究其原因,基本都是平面面积比较大。 所以我自然会准备一个相对便携性好一些的, 喏,就是这根棒子。 
	 
	 ▼ 20100毫安,总输出5V/6A,单口最高3A,输入5V/2.4A 
	 ▼ 但是要注意,这款是Type-C口的 撸主也是考虑C口是今年的趋势,普及率应该会上升很快。 
	 ▼ 底部容量标识似乎比以前清晰了一些 标识放在底部易磨损,安检小哥会看的比较仔细。 
	 ▼ 说下这个电源的接口 C口输入,输出的话Type-C和Micro usb或苹果都是没问题的。 也可以给C口的笔记本充电,比如Macbook和小米笔记本。 
	 ▼ 比上面的Edge,平面体积要小了不少 
	 
 
	 ▼ 465g,不到1斤的重量 
	 功率测试: ▼ iPad 9.7,近10W,5V/1.85A 
	 ▼ iPhone7 Plus,5V/1.8A 
	 小结: 大容量电源的便携性也是一个鱼和熊掌的问题; 长条形的在外出携带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,这个后面会详说; 优点:做工不错,长条形设计,输出稳定,同时可以给C口笔电充电; 应急时候拿来当棍子用也不错。 
	 缺点:虽然得益于C口,达到了2.4A的输入,但没有QC快充,充满要9小时左右。 底座标识较易磨损 
	 移动电源品牌众多,大家选的时候看好输入输出,选一款自己看着顺眼的就好。 一万毫安左右尽量选择支持快充的,电源的回电速度会快上不少。 
	 数据线: 作为一个事b和强迫症晚期,总是要买很多线的。 
	 当苹果原装数据线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候, 我们大可不必迷信原装,一些第三方的认证线材也是很好用的。 
	 由短到长说起吧 
	 ★ 使用场景 ↓ 出门在外机不离手时 需要移动电源充电,又不想拖着长长的数据线 ? 线基尼,15cm,¥59 非奶茶天猫,链接就不放了 尼龙材质 
	 ▼ 整体做工还不错,除了logo位置喷砂处理有待加强 
	 ▼ 这应该是能买到的最短的MFI线了 15cm的长度恰好是电源到手机的黄金长度 
	 线的材质较软,曲度比较舒服 
	 当然,这种情况移动电源换成超薄的会更好 
	 
 
	 接着说1米左右的 ★ 使用场景 ↓ 黄金长度,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使用场景 黄刀的MFI面条线 
	 ¥39.9,这价格近两年没变过了 ▼ 说是面条扁线,但是材质较硬 不过好处就是基本不会打结缠在一起 
	 ▼ 两端的做工都还不错 
	 黄刀,无论是代工还是自己品牌,数据线不错。 只是营销方面较差,知名度并不是很高。 这两根线我大概用了快两年了,依然完好。 Anker的0.9米 
	 ▼ 看论坛都把这个叫做拉车线,据说可以拉动汽车! 
	 相比一拉头会掉的原装线,拉力和吊重承受应该会好上不少。 
	 ▼ 材质方面,应该不同于以往的尼龙,质感不错。 
	 ▼ 和尼龙材质的安卓线对比一下 编制的方式不太一样,更细腻了一些。 
	 ▼ 两端的材质和做工符合这个价位 
	 ▼ 自带的收纳包 
	 ▼ 中间有一个缠线圈,还有磁性搭扣方便开合 
	 这根线的材质和做工,应该是我买过最满意的Lighting线了。 算上附赠的收纳包,价格方面其实也能接受了。 
	 最后说下2米-3米的 ★ 使用场景 ↓ 高铁、车站等一切有着反人类插座的地方 ▼ 一图流解释一下长线的用处 (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) 
	 2M-3M的可选实在不太多,用了那根拉车线后挺喜欢的,一直以为只有0.9M的。 直到前一段在美亚看见了70.87英寸的,也就是1米8的。 果断凑单带了回来 ▼ 和0.9m一样,只是长了一些,收纳包大了一些。 
	 
 
	 ▼ 收纳包不能浪费,我在里面放了3根线 
	 ▼ 两头和正面也不会凸出来 
	 
 
	 其实1.8m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要长线的情况了,但总有一些反人类的插座怎么也够不着。 
	 所以3m偶尔还是会用到的,国内的话,3米可选实在不多,奶茶东只有下面两款。 自己用的是ISELECTOR 其实就是黄刀代工的外单品牌,同样过了MFI认证。 
	 美亚价格比较贵,感兴趣的话去首富家看一下,价格会有惊喜。 
	 然后就是安卓的Micro usb线,时常揣着S7 edge出去,我也会备几根。同时大部分移动电源也是这种接口: 
	 材质上大体分为普通和尼龙,价格基本在10-40元左右。 不太在意价格的话,推荐尼龙的,品牌较多,就不多说了。 
	 最后就是Type-C线 因为手里有两部魅族,同时还要给C口移动电源充电。 
	 Typc-C线也是必不可少的 ▼ Pro6原装这根线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
	 ▼ USB 3.1加3A电流承载能力,人送外号‘伟哥线’ 
	 ▼ 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,正常价29.9 上次碰上团购,19.9又买了一根 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,记得看评价选一家靠谱的 
	 总的来说,这个账面数据加上这个价格,真是厉害了word哥。 
	 如果你有很多安卓线,不想浪费的话,可以考虑这种这种转接头: Micro usb转Type-C 
	 使用中除了稍长一点点,没有其他问题。毕竟5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不是。 
	 小结: 数据线种类繁多,苹果用户记得认准MFI认证, 意思是“Made for iPod,”Made for iPhone,“and”Made for iPad“通过苹果官方认证,不会出现无法识别或升级系统后无法使用的情况。 
	 因为MF认证这两年费用也水涨船高,价格自然会贵上一些。不必迷信原装线,价格和耐用抗污性不成正比。 
	 安卓的话就比较随意,线材材质可以尝试下尼龙,不论是外观还是手感、抗污性都要比传统材质好很多。 
	 ▼ 一般来说线的本身都会有序列号标识,在头部或者线身上,这个一定要保存好 
	 
	 出行携带: 像撸主这种强迫症晚期,每次出门充电设备都带的比较齐全。但是东西多了,携带难免成了问题。 所以又买了这个,一加数码工具包。 ▼ 整体设计浓浓的一加风 
	 ▼ 背面 
	 ▼ 侧面有一个拉环 
	 ▼ 拉锁的五金件是奶白色 
	 ▼ 前后均有硬质盖板来保护里面的东西 
	 ▼ 内部线条是弹性编织,交错排列 
	 ▼ 可以很好的固定数据线充电头等 
	 ▼ 我自己短途出门的话,一般就是这个配置10000毫安电源、4口充电器、线材包。 ▼ 装进去很轻松 
	 ▼ 捆绑带弹性很好,绑的很牢固 
	 ▼ 如果不用线包的话,线也能很从容的放进去 放了4根,1.8m*1,0.9m*2,0.15m*1,不打结,不打架。 
	 ▼ 如果长途的话我会选择把1W毫安的换成2W的 
	 Anker C口电源放进这个包刚刚好。 ▼ 前后刚好顶满 
	 
 
	 真的是刚刚好,这难道是巧合吗? 
	 并不是,都是我提前量好的。 
	 论强迫症的自我修养 
	 ▼ 然后装进去4根常用线 
	 ▼ 侧面袋子里还可以放一根Type-C线 
	 ▼ 老婆要求把她的口红电源放进去 
	 ▼ 装满后就是这个样子了,不会鼓鼓的 
	 ▼ 4口充电、2W电源、口红电源、数据线*5,这样搭配最后的重量为958g,约1.9斤。 
	 我自己是能接受的,不到两斤重量,换来的是出行时电量的及时补给和充电便利性的提升。 当然,如果你愿意的话,依然有空间继续放入一个线包。 
	 或者把内袋再放入一个电源 
	 
	 差不多基本就这样了。文中有实测数据的,总体就几次出行来看,个人感受还不错。 各方面再说一下: 移动电源:外观根据自身喜好来选,塑料和金属外壳都各自有着优点。购买时看好输出,多口的话看一下总的和单口最大输出。 充电头:插脚折叠的便携性会好一些,同样需要注意输出功率。 数据线:苹果用户认准MFI认证,一些号称不弹窗的非认证线,尽量不要购买。不必迷信原装线,耐用程度和抗污性都不太好。安卓用户可以试着尝试下尼龙材质,各方面体验都要好一些。 祝各位旅途开开心心,充电踏踏实实。 | 
声明:
“荷诗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





















 1078060607
1078060607 川公网安备  51010602000236 -
川公网安备  51010602000236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