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韩文强在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教书,他的作品多少都跟传统文化有点关系,比如把北京东四十一条胡同的旧宅院改造成茶舍“曲廊院”,又如北京古玩字画老街琉璃厂西街上的荣宝斋西画馆项目。 和建筑营最出名的作品“曲廊院”一样,水岸佛堂也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私人项目,是业主为自己而建的参佛、静思、冥想的场所,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起居。 整个项目选址在河北唐山古冶区南外环路以南的海子沿村附近,避开了城市的喧嚣。佛堂占地 500 平方米,正好建在一条河畔的树林下,这里沿着河面有一块小土丘,背后是广阔的田野,和几块零散的蔬菜大棚。 倚赖这样的周边环境,设计团队也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,将建筑藏于土丘之下,并用覆土的方式处理了建筑顶部,远观佛堂好似有点若影若现的意味。 
	 
	 用覆土方式处理的建筑顶部 
	 而为了将河畔树木完好地保留下来,整个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所有树的树干位置,依靠南北与沿河面的两条轴线,建筑内部产生出五个分隔而又连续一体的空间,形状也像蔓延开来的树枝一样,伸展在场地原有的树林之下。 
	 沿河轴线 
	 
	 沿河轴线 
	 
	 沿河轴线 
	 
	 原来的场地照片 
	 内部五个分隔开的空间,对应了出入、参佛、饮茶、起居、卫浴五种不同的功能空间。 
	 
	 
	 藏于土丘隐于树林的做法,把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佛堂亲密地联结在一起,用设计团队的话说,“彰显出自然的神性气质,塑造树、水、佛、人共存的具有感受力的场所。” 出入口正对着两棵树,人从树下经由一条狭窄的通道慢慢走入建筑之内。 
	 入口 
	 
	 前厅 
	 佛龛背倚着墙,面对着水,天光与树影通过佛龛顶部的天窗沿着弧形墙面柔和地洒入室内,烘托出神圣的宗教感。 
	 
	 
	 佛堂 
	 茶室面对着庭院完全开敞,几棵树分立左右成为庭院的一部分,创造品茶与观景的乐趣。 
	 
	 
	 茶室 
	 休息室与建筑其他部分则由一个竹庭院分隔。 
	 
	 
	 庭院 
	 
	 休息厅 
	 尽管建筑墙面与屋顶是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,但是因为混凝土模板是由 3 公分宽的松木条拼合而成的缘故,自然的木纹与竖向的肌理也让冰冷的混凝土材料产生柔和、温暖的感觉。所有门窗均为实木门窗,以体现自然的材料质感。 
	 
	 
	 此外,家具也是由木条板定制的,灰色的木质纹理与混凝土墙产生一些微妙的色差。室内地面采用光滑的水磨石材,表面有细细的石子纹路,将外界的自然景色映射进室内。室外地面则由白色鹅卵石浆砌成,内与外产生触感的变化。 
	 
	 
	 
	 坐于乡村风景之中,用自然材质重新激发出自然的魅力,这也许就是业主和设计团队想要追求的,与自然共生的氛围吧。 | 
声明:
“荷诗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




















 1078060607
1078060607 川公网安备  51010602000236 -
川公网安备  51010602000236 -